根据相关报道,海湾隧道西线盾构掘进顺利。截至7月7日,西线隧道掘进完成2784米,剩余261米,有望于8月实现贯通。
汕头海湾隧道位于汕头海湾大桥和礐石大桥之间,是一座超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施工难度大。隧道全长6.68公里,海底盾构施工段长度为3047.5米,其中隧道东线已于5月16日贯通。作为连接汕头中心城区南北两岸的交通工程,项目建成通车后,对过往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将对粤东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月13日,汕头海湾隧道南岸64.8米高的风塔攻克了第20模,也就是最高一模的环框梁安装,仅剩塔顶最后15厘米厚的叠合板安装,封顶在即!
汕头海湾隧道南北岸各设一座风塔,北岸风塔位于华侨公园东南区域,南岸风塔位于市游泳跳水馆西侧,西眺礐石风景区,东望滨海新城。两个通风塔是隧道空气流通的关键,被称作隧道的“呼吸系统”: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内,并将隧道内汽车废气排出隧道。
记者了解到,南岸风塔于去年11月初率先施工。塔高64.8米,其中地面以下高度是5米,地面以上高度是59.8米,直径10.7米,塔臂厚0.5米,一共分为20模,模高3.2米。
经过半年多来的连续奋战,南岸风塔昨天迎来了施工最难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位于第20层的环框梁安装!这块环框梁位于风塔64米高的位置,已接近塔顶;整块长9.3米、宽0.35米、高0.65米,重达5.5吨,需用400吨的汽车吊吊至离地面83米高的位置,再安装到指定位置。
在攻克这个难关后,南岸风塔仅剩最后一层15厘米厚的叠合板安装,预计一周内可以完成。据侯运超介绍,叠合板直径10.7米,厚15厘米,其中9厘米为预制构件,6厘米为现浇层的圆形结构,分成17小块进行拼装,“预制结构件尺寸偏差同样需控制小于5毫米,吊装前在地面进行试拼装,保证结构尺寸的准确性。”
据了解,在南岸风塔主体结构完成后,风塔施工人员、技术员、安全员的原班人马将“转战”北岸风塔的建设,南岸风塔则接续进行玻璃幕墙等外部的装饰,打造成为海湾隧道的形象地标。
新闻加点料:
汕头海湾隧道位于广东省汕头市汕头海湾大桥与礐石大桥之间的内海湾,工程线路全长6680米,其中过海盾构隧道段全长3047米,采用两台直径分别为15.01米、15.03米超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掘进施工。
汕头海湾隧道是国内首座地处8度地震烈度区的盾构隧道,是目前中国内陆最大直径盾构越海隧道,也是国内首条兼具城市道路与一级公路功能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地质复杂,施工难度大,管控要求高,被孙钧、钱七虎、周福霖等院士誉为世界级超级工程。
回顾隧道建设整个历程,这个超级工程的建成是历届汕头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的结果,是项目投资方和建设方通力协作的结果,是项目施工单位创新突破、攻坚克难的成果。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汕头海湾隧道将于亚青会开幕前实现主线建成通车,届时对过往车辆免收车辆通行费。
来源:汕头政务发布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